返回主页     
     
 
 
   
第三版
3上一版    下一版4   
· 来自一线的凡人小事
 
2014年9月2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还原        

来自一线的凡人小事

  在升华,总会有那么一批一心一意扑在自己岗位上的员工,他们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他们的每一份责任、每一份细心、每一份奉献都会累积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动力。为了展现升华人爱岗奉献的风貌,我们深入制造业企业一线,从凡人小事中找寻我们升华员工爱岗敬业的那一面。

任劳任怨的叉车师傅
  在升华拜克所属企业锆谷科技,有一位工作任劳任怨的邱师傅。邱师傅叫邱建平,在锆谷科技机修车间从事开叉车这一工作。
  看见邱建平,他的衣服被汗水浸透了,他似乎注意到我们在观察他,笑了笑,说:“干活么,哪有不出汗的!”
  8点钟上班,邱建平每天都提前早早地到公司。“烧结工段有4只烧结锅在运行,锅子和锅盖用久了会经常烧破,烧结工段上的员工就会把破损的锅子和锅盖吊到一边。我每天早点来上班,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用叉车把这些破损的锅子和锅盖铲到机修车间去修补,补好了再铲回来。”邱建平对我们说道。
  “老邱啊,有空吗,能不能过来帮我把两包泥料铲一下放到一边吗。”二氧化锆车间主任沈学文打电话给邱建平。邱建平放下手机,对我们说道:“机修车间就像是救火队,哪里需要哪里赶,厂里哪里要用到叉车了,都是一个电话给我,那是没说的。”说完,撂下话茬,邱建平就去开叉车了。跟着他来到工作现场,我们看到现场是两堵围墙当中留出来一个空当小门,小门上离地面约3米处有管道横过,因为这次要铲的是吨包袋盛装的泥料,里边是湿软的,用托盘会倒出来,所以没法用上托盘,于是吨包袋的4只吊环必须挂到叉车的两只叉脚上,吨包袋不能在地上拖着,叉脚必须提起吨包袋。因为情况特殊,叉脚升高后,叉车顶部极易碰到管道。此时,邱师傅展现出了他开叉车技能熟练的一面。只见他缓缓升起叉脚,开动叉车倒车,小心翼翼地从管道下退出,叉脚顶端离管道只有几公分距离了,却一点也没有损伤到管道。邱建平说:“开叉车也没什么很难的技巧,关键就是要胆大心细。”
  在邱建平的思想里,服务意识非常强烈,他认为,人多做点事好,不要怕出错,不要怕遇到困难,人总是有遇到困难解决不了的事情,做人要互相帮助,才会越活越美好。前阵子集团公司组织上一年度的先进模范前往宁夏旅游,邱建平作为优秀员工也有幸加入其中。邱建平说:“这次旅游,不仅让我开阔了眼界,还增长了知识。公司对我们真的很好,很感谢公司以及领导同事。”

闲不住的小潘
  潘建跃是集团所属制造业企业华源颜料的车间管理人员,他是从基层工作岗位一步一个脚印做起来的。
  2003年,潘建跃进入华源颜料工作,至今已有11个年头了。他当过氧化工、液相法技术员、晶种技术员,还担任过液相法管理人员,后因工作需要,潘建跃转而到铁黑车间担任车间主任一职,管理前道氧化工作。
  潘建跃是个闲不住的人。他在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后,不会坐在办公室里喝茶,他会在自己管理的车间里四处走走,东看看、西瞅瞅,遇到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管生产的都是要亲临现场,掌握各种生产技术及操作方法,这样才能指导员工操作。再一个是要去发现问题,努力解决问题,在办公室里是发现不了问题的。”潘建跃对我们说。潘建跃提出的部分建议不但解决了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而且为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效率,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
  在铁黄八车间,一直是用液相法生产铁黄。生产过程中,为了使硫酸亚铁与液碱得到更加充分反应需要加装搅拌机,一共有3台搅拌机在24小时连续不间断的运作。因为工作频率高,所以搅拌机的马达经常故障,且修理起来非常麻烦,大约需要一个星期左右才能修好,严重影响液相法产品的生产进度,潘建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直想着怎么样才能解决搅拌机经常故障的问题。最后他想到进行分桶制作,不仅不需要加装搅拌机,还可以提高硫酸亚铁与液碱的反应速度。他的建议很快得到领导的认可,并进行了试验。将原来一只氧化桶的料,通过不停加液碱与硫酸亚铁反应等原料桶满了之后进行分桶,将原来桶里的一桶料分一半到边上的氧化桶,然后再进行加液碱反应,这样不仅省去了搅拌机装置,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相比以前颜色稳定了。
  铁黑车间有段时间产、质量不稳定,自从潘建跃调入该车间后通过对工艺和操作的调整,目前铁黑车间的产、质量相比几个月前更加稳定。 通讯员 李聪

管理者中的巾帼
  在集团所属企业云峰新材的板材事业部,有一位突出的管理人员,她叫陈学妹。
  陈学妹现担任板材一区的生产部经理,她已经扎根于基层生产15个年头了。1999年,陈学妹进入了云峰公司,从事贴面工作。当过组长、车间主任、生产经理助理、生产经理,每一个管理岗位上她都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
  我们在跟随陈学妹走车间时,看到了她“会管人”的一面。“做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仔细。”她向车间主任沈文加说道。在半检工作区,两位员工正在对已经经过热压处理的板材进行修补。“这一工段,员工们主要是做刮腻填充工作,目的是为了填充板材的孔隙。刮腻要用到两件工具,一件是刮腻板,一件是刮腻刀。拌好的腻子粉用刮腻板铲取一部分,然后用刮腻刀取一部分抹到板材的孔隙当中。待腻子干燥后,就用刮腻刀刮去表面多出来的部分。这样,经过修饰后的板材表面就变得光滑细腻。”陈学妹边走边向我们解释。走到一张修补填充好的板面前,陈学妹仔细看了一会儿,指着这张板,向正在刮腻的两位员工问道:“这张压好的板有问题!你们看,这张板压得不均匀!是哪个热压机组上的?”两位员工回答却是某一工段送过来的板,但是没有记录清楚。陈学妹说:“把这张问题板拣出来,放到一边。今后还要做好登记工作,哪个工段哪个组出来的问题板,要记录详细,这样我们才可以去跟踪、去改善,否则的话,所有问题板统统放一起却没有记录详细,大家做工作就成了吃大锅饭,好坏无法区分。”陈学妹还解释说,“管理工作就是要做细,越细越好,有了问题我们可以追溯源头。”
  在车间里,陈学妹还体现出会带人的一面。陈学妹平时工作中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还对员工严格要求。但工作时,她能积极引导员工进行正确操作,看到员工操作不规范的地方会及时向员工予以指出。有的员工可能由于习惯了自己的操作方式和顺序,但这样的操作方式实际上是违规的,存在一定危险性。提醒了一次,员工下次可能还会再犯,陈学妹就会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去提醒员工按正确操作方式去操作,直到员工不再犯错为止。
  2013年5月,板材事业部受命着手杉木三聚氰胺板的研发生产工作,时任三聚氰胺车间主任的陈学妹,带领数十人承担起了产品的最终压贴工作,这一工段直接影响产品的外观及质量因素。在室外高温、室内热压机高温双重热浪的侵袭下,陈学妹与员工一起上机生产操作,还经常性组织召开团队会议,讨论问题,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该生产团队终于不负众望,顺利完成了新产品的开发。
  陈学妹心系生产,为公司尽心竭力,由于生产一线管理工作繁忙,她毅然选择了以厂为家,她这样的奉献精神值得钦佩。
 通讯员 黄刚

肯钻研的老谢
  老谢叫谢文章,今年49岁,是一位老员工了,分别在老生化厂、拜克一分厂干过,现在在拜克制剂分厂灌装车间,担任灌装车间工段长。
  谢文章不擅于侃侃而谈,但是他对管理有着自己的一套见解。他说:“管生产就是要懂设备。起码自己要会操作,设备懂了,员工自然而然就能管好、带好。”
  每天一到厂里,谢文章都会组织班组长开个早会,反复强调安全生产、安全作业,然后开始合理分配工作。厂里产品多,规格多,且实行的是全额计件工资,工人拿工资全靠完成的产量,依据产量的多少来计算工资。灌装工段一共有7条灌装生产线,灌装流水线需要经常变换产品和规格。每一条生产线上的员工每天的工作内容不固定。谢文章深刻认识到合理高效地安排工作是一个生产管理者应做的。他根据厂里领导的要求,按照订单数量、生产灌装瓶型大小,采取随机与人为控制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合理分配员工生产任务,既达到完成生产任务的目的,同时使员工的工作量大致相等。
  “我们的农药半成品都是用桶装的,用泵抽难免有剩余料液,平时我们就把桶倒过来,倾倒干净。当更换产品的时候,灌装机里边往往有上一批次的料液剩余下来,不会作为废液直接清洗掉,这时我们会用隔膜泵把料液打到专门盛放的桶里,贴上标签,下次还可以用得到。然后我们会清洗机器,用抹布沾上酒精清洗,灌装机里的缸套要拆下来放到酒精里去洗才洗得干净。”谢文章对我们说。
  贴标机在换产品规格的调试阶段,调高度、调长短,免不了出空标签的情况,贴在身上,虽然一张小小的标签只要几分钱,但我们要求在调试阶段将可以使用的空标签粘在自己身上,等调试完毕,再用手工贴标的方式贴在瓶上。
  买回来的灌装线设备厂家会对我们的操作员工进行培训。但谢文章在培训之后还会细心钻研,经常把操作手册拿来读,然后教员工如何正确操作和保养,因此成了设备保养的一把好手。他说:“我会经常来回检查生产线,检查喷码机的喷码质量。车间里的喷码机长时间不用会受潮损坏,需要每天开机十多分钟,我每天都会安排员工去开机一会儿。料液有机溶剂多了,对设备的腐蚀性大,我要定期组织员工对设备进行精心的清洗和保养,这能保证设备在生产时不出故障,同时节约维修成本。”

作者: 升华集团
      
Copright (C) 2000-2009 版权所有 升华集团 | 技术支持 南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