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第一版
   下一版4   
· 夏士林获“湖州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时代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殊荣 沐浴改革开放阳光成就升华事业
· 升华集团高层领导赴重点骨干子公司走访调研 方向在探讨中明晰 思路在交流中开阔
· 华源颜料拜访行业巨头
· 创建科技中标湖州市民卡项目
 
下一篇4  
2018年12月2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还原        

夏士林获“湖州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时代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殊荣 沐浴改革开放阳光成就升华事业

  12月21日,湖州市加快打造绿色智造城市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湖州大剧院召开。会前,市领导马晓晖、钱三雄、胡菁菁、杨建新、陈浩、李上葵、方新旗会见了升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夏士林等24位湖州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时代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并与他们合影。
  湖州市委书记马晓晖在当天的会议上强调,未来,湖州要致力于打造产业绿色转型的高地,打造高端项目集聚的高地,打造科技人才汇聚的高地,打造绿色标准引领的高地。广大民营企业是加快打造绿色智造城市的主力军、急先锋、排头兵。
  马晓晖希望,民营企业和企业家要在做强做优主业上保持定力,在推动创新转型上主动发力,在实现合作共赢上深处着力,在引领新风正气上持续用力。

              改革开放迈向纵深, 民营经济迎来新春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世界格局千变万化,国际形势跌宕起伏,但中国改革开放的车轮却一直在滚滚向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且正在新时代的康庄大道上阔步迈进。改革开放40年来,太湖南岸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弄潮儿”,他们勇立潮头,殚精竭虑,创新创业,为湖州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升华集团董事长夏士林被誉为湖商精英团队的楷模。他出生在浙江省德清县钟管镇。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还没通公路,出行靠船,电话也是“摇把子”。这个亟待开发的江南水乡小镇(时为钟管乡)也听到了改革开放的最强音,感受到了非公有制经济的脉动。

              太湖南岸梦想起航,湖商精神薪火相传


  1985年1月,升华集团的前身——德清县第二生物化学厂成立了,主打产品是洗衣粉添加剂碱性蛋白酶,俗称“蓝粒子”。只是这个乡办小厂诞生后的三四年间却面临着资不抵债的窘境。1989年1月,之前当过乡农技员、在另一家小厂当过厂长的夏士林,临危受命,担任生化二厂第四任厂长。他上任后首先解决了40万元重新启动资金的筹措,紧接着从人才、技术、管理上着手,不到一年就使这个濒临倒闭的小厂恢复了生机,当年扭亏为盈,在德清创造了奇迹。从此,升华集团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1999年,升华集团为湖州培育了首家上市公司,实现“零”的突破;2010年,升华集团成为湖州市首家百亿企业;2017年,营业收入超过250亿元。经过三十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与转型升级,升华集团已形成制造业、物贸流通、金融投资与矿业开发为四大支柱的产业格局,而且每个产业板块均有建树。升华集团所属重点骨干制造业云峰新材培育了“莫干山”这样一个全国著名的绿色环保装饰建材品牌,华源颜料成为亚洲最大、世界前三的氧化铁颜料产销企业,升华物流已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钢材物流基地……升华集团已连续多年位居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浙江省百强企业、湖州市“金象”企业之列。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时代要有新发展


  三十多年来,夏士林率领创业团队和广大升华员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阳光和雨露,敢为人先、务实创新、义利并重、实业报国,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升华之路”。
  曾经有位领导这样评价:“升华是干出来的、拼出来的、苦出来的!”何尝不是呢。这条路并不平坦,充满着曲折和艰辛。但夏士林的骨子里有一种敢闯、敢拼的干劲,只要方向正确,再苦再累他也要坚忍不拔地去拼搏。他相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伴随着《春天的故事》催人奋进的旋律,聆听新时代的召唤,夏士林和他的创业团队已精神抖擞地开始谱写新的篇章,继续弘扬湖商精神,在加快打造绿色智造城市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共同打造健康幸福企业。
  下一步升华将如何发展?这是夏士林和他的创业团队正在谋划的重要课题。今年11月下旬以来,他率领集团高层领导班子成员到下属重点骨干企业集中走访调研,为升华未来发展集思广益。
  湖州市加快打造绿色智造城市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也为升华发展指明了方向。“有质量地发展、有效益地增长”仍将是升华未来发展中要坚持的经营理念,这一理念与各级党委、政府强调的“高质量、高效益”发展理念相吻合。

作者: 升华集团
下一篇4  
      
Copright (C) 2000-2009 版权所有 升华集团 | 技术支持 南太湖